电视媒体
TV Media
这两天的全民热词中,有一个是“蛟龙号”。
5月23日,“蛟龙号”完成在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,潜航员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,海底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,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。
今天,“蛟龙号”载人潜水器将开展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第二次下潜,下潜深度为6300米。位于6000米水深以下极端生态环境的深渊区,是目前探索最少的海底世界。
正在紧张录制的大型科学实验节目《加油!向未来》第二季,将与“蛟龙号”合作,为观众呈现史无前例的震撼深海实验。
蛟龙入海,如虎添翼
迄今为止,人类对深海的认识,甚至不如对火星的认识。科学家说:上天容易下海难,这并不是夸张。载人机器在深海工作的难度,超过了发射火箭,它无疑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。“蛟龙号”重返大海,去实现中国那奔涌的潮汐所召唤的梦想,这是科技大国不争的使命!
蛟龙入海,如虎添翼。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深潜器,蛟龙这个名号是最贴切不过了。“这里看到的一切都让人如此兴奋,被深海世界包围让我感觉到一种和谐。”一位曾到过5000米海底的潜航员如此描述感受。
当“鲨鱼”进入另一个“星球”
“蛟龙号”的外形像一条鲨鱼,有着滚圆和流线型的身体,身后装有一个X形稳定翼。早在几天前,它已迫不及待地想去海水里浸泡了。
一个陌生而激动人心的海底世界等待着它。海底一片漆黑,绝对安静。而在光照之下,人们将看到前所未见的奇异地貌,还有无数令人瞠目的生命体,仿佛是另一个星球的景象。
然而,深海高压,考验着载人舱的技术水平。每下潜一米,每平米外壳上的水压就多一吨。7000米深,就是每平米7000吨的压力——足以把普通的潜艇压扁。人都说“压力山大”,那什么是“压力海大”呢?“蛟龙号”怎样攻克了“抗压”这一技术难题?
“蛟龙”号的神秘任务
《加油!向未来》节目组不仅独家拍摄了“蛟龙号”出海的视频,还与它展开了深度合作!在第二季节目中,《加油!向未来》将与“蛟龙”号合作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震撼深海实验!节目组导演的手记里,以一个参与者的角度写下这样几段话:
“2017年3月,我们得知‘蛟龙号’即将出海的消息,那一刻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如果我们可以有一个特殊任务与‘蛟龙’号合作完成,该有多好!”
“四个月的时间,我们和海洋局的老师不断针对特殊任务的安全性进行探讨,我们万一给潜航员添乱怎么办;蛟龙号的电力储能有限,潜器前的摄像头万一没有拍到怎么办;由于海洋的复杂性,与地面上的测试结果不同,对蛟龙号的安全产生威胁怎么办?”
服务电话:010-65981778 65981776 传真:010-65981776 QQ:969707716 E-mail:ssclad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