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点资源
Resources Introduction
重点资源
Resources Introduction
如雪水港一样,这些年,全省一万多个行政村在更深层面、更广范围地发生着改变。更为难得的是,浙江在乡村规划和设计上,仍然保留浓厚的本土特色,让城乡花开两朵、各美其美。
(三)
从交通互联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——
一条101公交线路见证的城乡变迁
嘉兴101路公交车驶过三星村。记者 王志杰 摄
南湖区凤桥镇三星村的桃花又开了。101路城乡公交车,载着一拨又一拨的乘客,赶赴这场花的盛会。
2004年3月那个桃花初绽的下午,有一批特殊的乘客也坐上了这趟公交,触摸统筹城乡发展的脉搏。他们正是此次到嘉兴调研的习近平同志一行。
习近平同志调研不是只听汇报,他要坐着公交车去亲自体验,亲自感受公交车“村村通”是否真正方便农民出行,是否真正方便农民进城办事,对城乡居民的互动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。
习近平同志在车上谈到,农村通了公交车,车票便宜,乘坐便利,就会方便农民进城办事,方便农民购物、就医、卖农产品,也会增进城乡之间的交流。
听着乘客们说说笑笑,公交车驾驶员沈水根也不住地点头。
原来嘉兴城乡公交泾渭分明,城区公交定时定点、按站停靠,票价统一,而郊区路线则由沈水根等私人来承包经营。
2003年,嘉兴在全省率先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,101路成为首条完成改革的线路。沈水根和他的中巴车,自此按照城区公交的标准统一管理,公私联营。
下车后,习近平同志觉得了解还不够深入,他走到附近村民中间,问大家现在进城方不方便。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,纷纷点赞城乡公交,说公路都通到了村口,坐公交车就能进城。
推进城乡一体化,习近平同志很关注农村交通建设,因为这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。只有路更通畅,人的往来更便利,一体化的“物理条件”具备了,城乡融合的“化学反应”才有可能实现。
嘱托,入耳入心。
20年来,嘉兴陆续实现城乡客运公交化、公交“村村通”、城乡公交国有化、市域公交一体化。目前,嘉兴农村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一,基本做到了通村达组到户,全市所有镇(街道)15分钟均可上高速。
这些年,沈水根看着车里车外熟悉的一幕幕,一年年地发生变化。
从前,村民搭着公交车进城,卖水果、看病、读书。现在,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搭着公交车来村里,摘桃、看风景,还有孩子们来研学。
交通互联只是浙江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缩影。
2003年,浙江启动“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”;2006年,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;2021年,重点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完备度……
服务电话:010-65981778 65981776 传真:010-65981776 QQ:969707716 E-mail:ssclad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