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视媒体
TV Media
舞台剧之后,是专业人士对文物今生故事的详细讲解。冯海涛对《千里江山图》千年不败的原因进行专业介绍。由阿胶、宝石、孔雀石等研磨而成的颜料,结合画师精湛技艺的层层罩染,令画卷历经千载依旧璀璨生动。为了强化观众对颜料的了解,节目组将“国画颜料制作技艺”传承人仇庆年先生请到现场制作。
三 效果创新
1.视觉冲击:实景与虚拟的结合
除了在表现形态和节目内容的匠心独具外,《国家宝藏》在现场的视觉效果上也进行了大力创作。《国家宝藏》节目综合运用了LED开合车台、天轨吊装、全息影像技术、冰屏柱等多种现代科技,结合文物的古典韵味,竭力还原每一处动人细节。
在专家天团的权威点评环节,九位馆长围圈而坐,中间设置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。尽管文物没有到达现场,但凭借成像系统,文物全景影像被投映在实景半空中,令观众直接享受3D视觉效果。
九根透明冰柱利用位次的调整,营造出多维立体的空间感,中间三根冰柱的起降实现了成精的转换,令整体效果宏伟大气却又流畅自然。在各彩釉色大瓷的表演结尾,王凯走到舞台中央,气宇轩昂地念出各种纹路样式,舞台背景也实时投射出瓷瓶瓶身各种样式图纹。瓷瓶身上不同样式的花纹,从瓶身上分离单独呈现,展示出“一瓶多彩”的奢华搭配。
2.细节突出:用细节传递情感
《国家宝藏》虽然采用宏大的场景布置,却没有放松对细节的刻画,不论是对文物形态的呈现,还是剧场演绎的情节设置,细节的刻画彰显了文物质感、时代感,推动了节目的叙事流动。
《国家宝藏》讲述的是文物的故事,在文物缺席的情况下,如何让观众看到文物细微之处蕴含的精巧技艺与智慧结晶,考验着节目组的智慧。节目采用了细节叙事的技巧,比如在剧场演绎阶段,道具的高度还原,唐英向乾隆呈上的设计图,用御用黄色包好;王羲之、黄公望出场的服饰,雍正与乾隆身上龙袍的差异……几处简单的细节,让观众对历史的变迁一目了然。
四 功能创新
1.文化功能:文化的传承与普及
《国家宝藏》将历史文化、符号内涵、偶像崇拜和精神娱乐整合一体,创造性地将历史文化的传播与极富创新性的娱乐形态相结合,借舞台剧的现场演绎来展现千载悠悠文化。通过嫁接历史场景和符号记忆,提节目的文化意义得到提升,观众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,获得更具有思想深度和价值内涵的知识内容。
文物蕴含着大量的历史历史,可以帮助今人回溯过去、寻到民族记忆的坐标。在节目环节的设置上,都怀揣着对历史的敬意。尤其是民间人物的亲身讲述,以平等、理解的视角与观众进行信息沟通。许多普通的民间人物与实践,都承载着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及其文化状态,从这个意义上说,民间人物、普通人物与领袖人物一样具有改变我们生活质量,并影响我们生活的媒介事件的力量,而与领袖人物不同的是,对观众来说,这些民间的普通人物的故事更具亲和力、贴近性,也更容易激发出情感的共鸣。
服务电话:010-65981778 65981776 传真:010-65981776 QQ:969707716 E-mail:ssclad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