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视媒体

TV Media

产品分类

更多
用故事打开历史:《国家宝藏》的文化底蕴

2.社会功能:价值观的弘扬

《国家宝藏》虽然是综艺节目,却没有忘记责任担当。节目不仅向观众传播历史知识与文化符号,还依托自身强大的传播范围与传播效果,承担了弘扬价值观、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。

《国家宝藏》不仅仅是“为往圣继绝学”,更引导社会大众去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。在第一期《千里江山图》的巨匠演示环节,《国家宝藏》凭借强大的媒介影响力,利用媒介的议程设置展示国画颜料记忆的困境,唤起社会的力量来拯救国粹的传承。

在石鼓的介绍环节,梁家辉向观众介绍故宫世家——梁家,梁金生先生亲赴现场讲述梁家的守护历程。梁家五代人的故事,将守护文物的单调、枯燥呈现,这些日常的“磨”,形成了“大国巨匠”的“匠人气质”。中华文化的延绵不绝,正是依靠了文物守护者们对历史的敬畏以及责任的坚守。

3.历史功能:民族凝聚力的提升

漫长的岁月积淀,华夏文明留下了无数历史遗存,透过文物的斑驳锈迹,我们可以聆听那些无声的诉说,在国宝文物之上,凝聚着民资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缩影。《国家宝藏》基于对中华文化的虔诚与担当,在浮躁与功利的社会氛围中传递历史的厚重。

历史的价值在于岁月的积淀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锻造,需要以历史的责任感追根溯源。在符号的解码过程中,观众基于共同历史形成了民族认同,在一种对过去和传统的美好幻想中把破碎了的现实还原为完整的、统一的和圆满的,从而抵制碎片化现状对其关于历史和世界的信念的侵蚀,重获某种对生活的虔诚之心。

五 结语

作为大众传播的文博探索类节目,《国家宝藏》力求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文物“活起来”,通过具有艺术观赏性的设计来为观众展出“国宝”,并对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、历史进行充分解读。让观众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,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,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,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。”

《国家宝藏》把历史辉煌与当代文明融合,让国宝级文物从展柜中“走”出来,提升了大众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认同。